翻譯莫“喧賓奪主”
我國曾經有過良好的譯制片傳統,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把外國影片完全用中國口音、口型“譯制”過來,成就了一大批譯制片經典,如《葉塞尼亞》、《流浪者》。不過,這種對“電影聲音”帶有干預性的譯制方式多少破壞了電影原聲,而且與字幕電影相比,譯制片成本也高出許多。因此,今天的影院已很少能看到譯制電影,取而代之的是字幕電影,這被視作能較好地保持國外電影“原汁原味”的觀影方式。
如今,似乎是為了迎合年輕的觀影群體,對外國電影的字幕翻譯越發具有濃重的網絡文化色彩。這種字幕翻譯的風格,可以說是當前網行車紀錄器絡文化盛行的小小佐證,最早出自民間無償奉獻、自愿參與的字幕翻譯小組的“手筆”,而后蔚然成風。這些翻譯有的一味追求“本土化”的“笑果”,而損害了觀眾對影片“原汁原味”的渴求,也讓影院里的笑聲變得廉價。
可以說,字幕翻譯的問題不在于是否使用這些“時令”語言,而在于能否用得恰到好處、用得與影片風格相協調。從這個角度上說,字幕“惹”起的塵埃要拂去不是太難,把握好翻譯尺度就好。而此番字幕紛爭透露出的另一個信息,更引人關注:什么時候人們對國產影片的呵護與喜愛也能達到這個程度?什么時候國內電影人奮起直追,讓自己的電影也能擁有如此眾多的鐵桿擁躉?
上一篇:全市青年翻譯大賽開始報名 獲獎者將薦到涉外單位
下一篇:電影超萌翻譯